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國立後壁高中社會科本位課程計畫-「菁」彩對話

 國立後壁高中社會科本位課程計畫

科目名稱

(中文名稱)社區小旅行之「菁」彩對話

學分

1

(英文名稱)Wonderful dialogue with Jing-Liu

學習目標

1(與歷史對話)能了解社區發展的簡要歷程,體認前人奮鬥精神與文化傳承。

2(與現況對話)能理解社區改造的概念和精神,增進社區意識。

3(與人生對話)能體會農人的生活態度,進而關心自己的人生觀。

 

1

菁寮與後壁高中的淵源

2

菁寮開始於清朝的藍染事業

3

日治時期的菁寮見證殖民歷史()

4

日治時期的菁寮見證殖民歷史()

5

國民政府的土地政策,農民樂中有苦(1950-1970)

6

工業化後,農民已成弱勢。(1970-)

7

面向歷史:

8

菁寮的社區總體營造,懷舊成為特色

9

「懷舊」的體驗,菁寮新經驗

10

「轉型」的農業與薪火相傳

11

新舊衝突:懷舊與與現代化的適應

12

展望未來

13

敬天與土地公拐

14

天人感應與崑濱伯的眼疾與收成雨

15

樂天知命與「無米樂」

16

良心與煌明伯的手打被

17

敬業精神與崑濱伯的農夫日誌

18

尊重生命

19

觀察自己()

20

觀察自己()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文本3/3


 社區小旅行之「菁」彩對話 目錄3/3


〈煌明伯的良心被〉 /余嘉榮... 52

〈慢工製作的古早棉被─煌明伯〉/王浩一、劉克襄... 54

〈修理時間的人〉 /余嘉榮... 55

〈鉛桶店的阿雪嬸〉 /廖于瑋... 58

〈墨林芥子〉 /余嘉榮... 61

〈稻稻來,走進菁寮老人聚場的故事〉 /余嘉榮... 63

〈崑濱伯農夫日誌〉/《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65

〈崑濱伯的農事筆記〉  /姜玫如... 68

〈文林伯與他的牛〉 /姜玫如... 71

〈文林伯和他的水牛〉/王浩一、劉克襄... 73

 


 


〈煌明伯的良心被〉 /余嘉榮

如果你在幾年前來過菁寮,你也許還有機會看到墨林文物館旁「隆泰棉被店」的煌明伯「鏗、鏗、鏗」的彈著棉花,如今,長年因著彈棉花所帶來的沉重傷害,已經讓煌明伯再也直不起腰。如果你能明白,從前「隆泰棉被店」的每一條棉被都是煌明伯從舖棉、彈棉、壓篩、牽紗到掄紗親手完成,而過程中「鏗、鏗、鏗」的彈打弓絃是多麼吃力的工作,那麼你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年邁的他如今會彎著腰吃力地走路。

儘管如此,如果他一時興起,他還是會用最誠懇樸實的態度向來訪的朋友細數手工棉被的奧妙與辛酸。煌明伯的棉被品質良好,除了菁寮鄰近的鄉鎮會來選購之外,更多的是臺北、臺中等外縣市的朋友聞名而至,甚至還有德國的朋友也來光顧過。

手工被子叉暖叉輕,而且會隨著每個師傅的手法各異,而產生不同的效果。煌明伯說:「很多客人不懂,就愛選購便宜的棉被,其實很多工廠賣的棉被,拆開來你就會發現裡面都是塊狀的棉絮,使用的就是回收或淘汰棉花,那種被子蓋起來叉重叉硬的,不會舒服,以前我們在做棉被的,每個師傅都會在棉被繡上自己的記號,一看就知道這件棉被是誰做的,因此品質都要顧好,以免影響商譽。」

一件好的「良心被」需要有三個條件!這是每次煌明伯都會跟客人殷殷教誨的言詞,他說:「良心、品質、功夫,這是做棉被的人絕對要遵守的原則,有的商人為了省成本,就用不好的棉花做棉被,這是沒有良心,品質也不好,有的師傅沒有功夫,再好的棉花給他,也是打不出又輕又柔的棉被,這是沒有功夫!」煌明伯最自豪的就是他的被子可以蓋個十幾年絕對沒有問題,常常也有老客人帶著他打的棉被回來翻新,他就認真而嚴謹的把裡頭的棉花再重打一次。交貨的時候,幾乎文是一件全新的被子。

歷經多年的歲月,粗重、耗費力氣的彈棉花工序,煌明伯早已不太能使得上力,目前已把全套手藝傳授給兒子接手,才不致於這高難度的技藝失傳,讓大家都還買得到又鬆軟又溫暖的棉被。

如果我們現在買棉被,大概要多久時間再拿回來讓你重打棉花,我們好奇的問著他,結果煌明伯笑笑地說「我大概打不到你們買的棉被了...

菁寮歲月在煌明伯臉上多了些痕跡,但談論到棉被的品質,他的眼神還是散發了職人的執著光芒。煌明伯,我們還是想讓您再打一次棉被啊!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8)172-175

-------------------------------

 

 


 

〈慢工製作的古早棉被煌明伯〉/王浩一、劉克襄

煌明伯出世就住在菁寮老街上了,他家的棉被店是菁寮的老店,現在由兒子接手經營。煌明伯說,以前的人準備嫁妝,男方會備有一件棉被配一對枕頭安床用,女方要準備一副上下棉被。需要準備兩件棉被的原因是,從前的床鋪都是板床,而非彈簧床,所以必須有一件當墊被,另一件當蓋被。

我們請煌明伯為我們展示製作棉被的彈棉被功夫,煌明伯微駝著身子,邊示範邊說過去製作棉被是謝絕參觀的,因為每一個人的功夫都是祕密。他邊說著邊把棉花層拉開,加疊幾層後,開始彈棉被,不久,厚度的層次感便出來了。彈棉被是一門扎實的功夫,煌明伯年歲已高,雖佝僂但堅毅認真的工作圖像,深印在我們腦海。

◎資料來源:王浩一、劉克襄,《浩克慢遊》(台北:麥田,201510)109-110

-------------------------------

 

 

 

〈修理時間的人〉 /余嘉榮

 

瑞祥伯今年九十歲了!

回憶起過往的歲月,

時光依舊仿如昨日。

 

問他最初怎麼開始學習修理鐘錶,老先生記憶猶新地說他十四歲就到鄰近的鹽水去當學徒。在三年四個月懵懂的學徒生涯裡,瑞祥阿伯笑說那時候的師傅不會特別教你,都是要自己找時間看師傅怎麼拆卸修理組裝鐘錶,他也不會跟你說甚麼,就讓你在旁邊看。日子久了之後,有一些沒有用的鐘錶,他才讓你自己拆、自己組裝練習。

 

瑞祥伯說:「其實在那邊學的只是一點點的東西,『要認真』很重要!還有自己的摸索學習跟靠時間累積下來的經驗,才有後來的技術。」習藝完成之後,瑞祥伯被日本人徵召去臺中當兵,而且受的還是游擊隊的訓練,準備在美國打過來的時候,要去殲滅美軍!所幸殘忍的殺戮並沒有發生,殷瑞祥先生在二十歲那年退伍回到墨林,開始了瑞榮鐘錶行的經營,自此不曾離開過墨林。

 

進到瑞榮鐘錶店裡,首先刺激到你的感官的,或許不是牆壁上吊掛著的各式古董老鐘,而是這些老時鐘所發出的滴答滴答齒輪轉動與鐘擺規律的聲響。我打趣地問瑞祥阿伯說「你如果到外地去過夜,少了滿屋子老時鐘的滴答聲陪著你,你會不會睡不著啊!

 

規律的鐘擺聲傳達出的是傳統時鐘的精密機械與優良耐久的品質保證。可惜自從電子時鐘發明之後,消費市場改變,雖然相較於發條式的老時鐘,電子鐘品質較差,而且常常損壞維修不易,可是現代人還是習慣電子時鐘的便利與時尚。營運多年的瑞榮鐘錶店也慢慢的從繁華回歸平靜。

 

讓瑞祥阿伯得意又感嘆的是,他當時候修理的技術高超,幾乎任何壞掉的時鐘都修得好,鄰近鄉鎮的人也習慣拿鐘錶到店裡來修,因此他投資了大把的資金買了很多零件囤積,以隨時因應客人的需求,這樣的用心與服務品質當時是備受肯定,然而因為市場的沒落,那些各式各樣精密的零件已經沒有自己的舞臺'只得靜靜的收納在角落裡,似乎再也沒有可以發揮的空間了。

 

我跟阿伯說:「這樣講起來,你算是修理時間的人啊!」阿伯笑著回應我:「時間怎麼可能修理?」於是我們相視而笑著。

 

是啊!時間怎麼可能修理?時間只是一直走一直走,到底帶走了什麼?叉帶來了什麼?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8)160-165

-------------------------------

 


 

〈鉛桶店的阿雪嬸〉 /廖于瑋

菁寮,原本是個安靜的村子,因為《無米樂》紀錄片而聲名大噪,雖然吸引了觀光客進到村子,但居民日常還是一如以往生活,生活模式也是繞著農作、節氣作息, 因為農業需要,老街上還存在幾家賣農具用品的店家,阿雪嬪(廖李雪)的「建成 鉛桶行」就是其中一家。

鉛桶店原來是由阿雪嬪的先生廖松杉經營,十六歲時到屏東跟著師父學做鉛桶,學了快一年時間,因為父親要他回家鄉開業,於是租下現今店面旁邊的房子當營業空間,當時廖先生才十八歲,和阿雪嬪結婚後仍在原租屋處經營七年。

剛開始由先生在外面接工作,阿雪嬸則在家照顧年幼小孩,等到孩子長大了, 便跟著丈夫學做鉛桶,最初生產的鉛桶產品是以家庭用具為主,如鍋子、盆器及農 用品,民國七十一年(西元1982)生意 開始有點起色時,先生卻因病過世,留下 三名正在成長的孩子,為了生活,阿雪嬸咬緊牙根撐起鉛桶店,常在累了一天還不休息,半夜自習鉛桶技術, 有疑問時就拆先生留下來的鉛桶仔細研究,鉛桶的鉛片很厚,對男生來說剪裁都算吃力,更何況是瘦弱力小的女生,雙手被割受傷是家常便飯。但很不巧,一位外地來的鉛 桶店老闆希望阿雪婦轉讓店面,但她不願放棄先生辛苦打拼的工作沒答應,外地來的老闆卻故意在隔壁開店營業意圖搶生意,幸好村民的相挺和信任,若有需要維修或添購的工具還是直接找阿雪嬸。

當時為了生存,阿雪嬪也接過工廠糖果罐的訂單,目前以生產農業用品、水桶、灑水器、飼料桶、水瓢為主。其實鉛桶生意也是有淡旺季的,有三個時段最忙碌,一是「插秧後」防治稻苗染病影響生長, 二是「割稻翻土後」的除雜草,還有就是「插秧前農田注水」時要防治金寶螺(福壽螺)等害蟲類繁殖,這三個時間使用噴藥器的次數頻繁,所以常需要維修,農民通常也不管阿雪嬪在不在,將要修的工具擺在店門口就走了,是種彼此的信任感。

近年菁寮聚落也安排了許多手工藝課程,提供社區媽媽發揮潛在的手藝,建成鉛桶行店內就陳列了許多藍染布、蘭草編織袋、稻草圖卡創作、打包帶編織包的作品都是阿雪婦閒暇之餘做的。

菁寮假日遊客變多,為了因應遊客可能的偏好,還製作了好多種小水桶、小型灑水桶,還有迷你版的小小提桶,不要以為size小、省材料,其實尺寸小反而更難做,只要尺寸一變,就得重新畫紙板草圖,一個個零件重新調整, 許多細微的地方需要花費的時間還更多,能完成一個小水桶好不簡單。

無論是生活,或是學習新技術,阿雪婦做什麼事都是相當好奇又認真的面對每一件事,大概也是因為個性如此,才能渡過人生的許多辛苦環節吧。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8)154-159

-------------------------------


 

〈墨林芥子〉 /余嘉榮

 我相信到過菁寮北勢老街的朋友,對於老街上那一間古樸雅緻的「金德興藥鋪」(又稱阮家古厝)應該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藥鋪主人叫作阮齊,當地人習慣用臺語暱稱他叫齊伯(齊字臺語發音似摘)。阮齊先生的樣貌看似嚴謹,其實骨子裡是個溫厚幽默的長者,如果您有機會跟他請益同他談天,那麼您等於就是翻開了一部菁寮發展史。

先不論菁寮的滄桑風華,光聽齊伯講述自家這間「金德興藥鋪」,其實就精彩萬分!原來藥鋪最早不是在菁寮,而是某個林家望族大約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在嘉義的鹿草所興建,後來該望族家道中落,才由許遷買下,從鹿草的頂潭村拆遷到後壁的墨林村。林家望族的古厝來到墨林之後,先被作為「許家布坊」,後來布坊經營不善,才由齊伯的父親阮謙先生買下來經營中藥鋪。

齊伯說他的父親阮謙先生當過日治時代的「保正」,也就是現在里長的職務,原本的菁寮因為人口逐漸繁多,於是行政區分為「前菁寮」跟「後菁寮」,而「後菁寮」叉劃分成「菁寮第一保」與「菁寮第二保」,二次世界大戰後,阮謙先生提議「菁寮第一保」可以取名為「墨林村」,意喻著本地能有墨客林立之意。

除了熟知自家的歷史身世之外,齊伯對於菁寮街道上的每一棟建築、每一戶人家的歷史皆瞭若指掌。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菁寮因為曾經風華絕代,所以有一段熱鬧喧騰的時代,除了戲院、商家、販仔間之外,街道上更是酒家林立,談到當時的盛況,齊伯常常說「當時候我上酒家就跟走廚房一樣,每間酒家我都去過!甚至我們還喝到鹽水那邊的酒家去了!」

而今原本老街已風華不在,逐步走入被時代淘汰的洪流裡,豈料多年前拜紀錄片《無米樂》之賜,奇蹟似的又發展了回來,只是如今的「金德興藥鋪」已經不再提供抓藥問診的服務,它僅以一種時光凝結的姿態安靜的佇立在老街,風華褪盡。

而看盡繁華的齊伯也有他自己人生的謙遜與體悟,他常常跟我說:「現在有遊客找我簽名,我都會寫著〈菁寮老街,阮家古厝.墨林芥子,阮齊〉,因為墨林村這個名字就是我父親取的,而芥子是中藥材裡面,最小顆的藥材,我用墨林芥子來提醒自己的渺小,並提醒自己處世要謙虛!」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8)102-107

-------------------------------

 

 


 

〈稻稻來,走進菁寮老人聚場的故事〉 /余嘉榮

臺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在菁寮這樣傳統的農村更是明顯、年輕人口外移,獨居老人的比率偏高;沒有子女的照料,許多老人通常幾碟醬菜一鍋清湯便是中餐與晚餐了。為改善這樣的景況,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在「菁寮聚落文化保存活化再利用計畫」的推動脈絡中,邀集菁寮、墨林、後廍三個里共同推動老人食堂,食堂就設在菁寮聚落文化保存示範點「稻稻來」空間 (由墨林莊家古厝改建成社區共享空間)

「稻稻來」,隱含著台語諧音「慢慢來」的意思,形塑的是農村緩慢的生活節奏與氛圍。自廚房開始提供老人中餐之後,每天上午十一點,聚落裡的老人陸陸續續的以踩鐵馬、騎摩托車,或步行的方式到「稻稻來」社區廚房領取餐盒。中午時刻,在廚房服務的媽媽們對老人熱絡的問候語充滿整個空間,雖然都是彼此熟識的居民,然而沒有這樣的服務平台,老人家平常也多是自己在家伴著電視默默進行一個人的午餐,現在氣氛可不同了,來廚房取餐的時候,多了可以談天說地的老伴,一下子彼此提醒身體要自己照顧好,一下子談到誰家的兒子媳婦的近況,一下子又聊到了以前農忙時,大家在田邊一起吃飯的回憶!在這裡,聚落裡的長者重新有了新的情感連結與交流。於是,我們彷彿看到了那種古早農村才有的「相放伴」的人情味。

許蔣復阿嬤告訴我,她有兩個兒子,一個住新竹、一個在菁寮,她自己住墨林,平常中餐就是便當或者自己煮,知道有這樣的服務時,她馬上就報名參加了,因為自己獨居在家,不可能準備那麼多菜色;而在北勢老街旁開設理髮店的許正義先生表示,他跟老婆店裡忙的時候,中餐都是隨便解決,現在他們每天都有溫熱的中餐可以吃,就像吃到媳婦煮的一樣!

墨林的殷獻政里長說:「推動老人食堂是他多年來的願望,以前沒有空間,現在恰巧有『稻稻來』空間,文化局又積極的促成此事,時機到了,我們就正式的把它推出來!」聚落裡的媽媽們有時候會來擔任服務的志工,有時候看這些志工媽媽們忙進忙出的,卻沒有人喊累。

在她們身上,有一種農村特有的氣質,一種自在與自得!這樣的氣質,我想大約是來自於大半輩子的勞動,來自於她們對人生的認份與看透!如你也有機會坐下來與她們共進午餐,您會吃到滿滿的感動。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8)114-119

-------------------------------

 

 


 

〈崑濱伯農夫日誌〉/《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種田也講求專業知識的「現代新農夫」...

 

崑濱伯(黃崑濱)現年81,目前栽培稻米2.1公頃,即良質米台農71(益全香米)2公頃與有機米0.1公頃,秉持良心做田,阿護水稻的心,如同照顧自己的孩子一般,遵循農業試驗所、農業改良場等水稻專家的指導,從選種、犁田、播種、插、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收割等水稻栽培過程,一步一腳印,步步用好心種好米,讓大家買好米、吃好米,吃出好健康。

 

一日之於晨

崑濱伯每日一早6點左右梳洗完畢,第一件事是「拜天敬神」,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收,家平安,心中持有一份敬天謝地感恩心,背後也懷有一股無形力量,支撐著「向天奮鬥」的精神,一日復ー日・一年又一年・毎日在美好的清晨中,展開了一天的工作

 

農夫兼店頭家

崑濱伯繼承祖傳事業經營「豐昌商店」,販售穀類、雜糧、蔬菜及綠肥等種子,以及加入「芳榮米廠稻米產銷專業區」自產自銷的「禾家米」(得獎冠軍米)、「禾雁米」(以鴨間稻農法種成的有機米,崑濱伯慣稱「鴨米」)真空包裝小包裝米。這類傳統種子店,在後壁鄉僅存這一家,所以更顯得珍貴, 別忘了到菁寮來時一定要順道進店裡買幾包「禾家米」、「禾雁米」當伴手禮,還可以請崑濱伯、崑濱姆一起合照,相信會讓人笑聲滿行囊、覺得不虛此行。

崑濱伯的店,有空時自己顧店,要下田工作的時候,就在店內桌上放張大的字條,寫著:「現在外出巡田水,有事請打0919...,而左鄰右 舍都是最佳的「臨時店頭家」,所以店長雖然外出種田,但照樣可以服務顧客。崑濱伯在種田與做生意時同樣用心,在高度競爭的現代社會裡,崑濱伯與村民的人際互動特別顯得難能可貴與令人感動,聚落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如此互重、互信彼此依存,這正是在都市環境裡所缺乏的。

 

農事記錄簿

自從1977年曾文水庫興建完成後,崑濱伯就有記錄水稻、雜糧等作物栽培管理的習慣,崑濱伯說人的頭腦無法將全部事務牢牢記住,所以必須憑藉記錄簿記載當季栽培作物的概況以提醒自己哪些農事作業流程已施作完成、哪些尚未進行..., 而記錄的好處是可以做好栽培時效控管並節省物料的開支。

崑濱伯的「農事記錄簿」內容寫得密密麻麻,非常用心,詳實記載每次下田(寫明某月某日)對當下作物翻耕、播種、除草、施肥、噴藥、收割等各項田間管理細節,並詳細記錄作物生長情形,做為分析作物栽培與環境關係的基礎,以促進作物品質的提升。

過去的農人,種稻重產量而不重質,但現在觀念改變,講求重質不重量,因為有好品質,才有好價格。崑濱伯除了在田地辛勤耕,做好田間管理,也在紙上勤做筆記,填寫生產管理記錄,並參加「芳榮米廠稻米產銷專業區」產銷班契作,接受政府的輔導,建立「生產履歷」制度,運用科學方法,成為種田也講求專業知識的「現代新農夫」!

 

樂觀進取的人生觀

崑濱伯「做田」50多年,個性開朗、幽默風趣,樂觀進取不計較,有良知、信神(認為天地間有神靈存在),不做違背良心的事。他說:「做田天做代,這期作做無,望後作」,「隨便黑白唱,心情放輕鬆,不要煩惱太多,就是無米樂」,他也勸告年輕人:「要勤儉才有底(不浪費才能持久),忍耐,充實自己知識 (不可只有知識無常識),且要不怕艱苦」,他說:「幸福不是天掉下來的,而是要自己去尋找、去創造」。

◎資料來源:台南縣政府,《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頁198-201

-------------------------------

 

 

〈崑濱伯的農事筆記〉  /姜玫如

 

採訪崑濱伯真的是相當容易,隨時可以訪問,但也隨時被打斷。只要崑濱伯在他「豐昌商行」的店頭,不管你是誰,與崑潰伯認識或不認識,只要登門來了,崑潰伯必然歡迎,只要坐下來,提出任何閒談或想深入探究的問題,崑濱伯也必然知無不言侃侃而談。

 

只不過想完整採訪崑潰伯也是需要相當耐心的,因為在豐昌商行這裡隨時有慕名而來的遊客找崑濱伯拍照、買米,三不五時有農夫主顧前來購買各種菜籽與豆子,以及像我們一樣前來相談的各路人士,只見大家在崑演伯的熱情招呼之下,連農夫主顧也隨時坐下來回應訪者提出的農事問題,三兩遊客亦隨興地短暫加入討論,豐昌商行就這樣隨時高朋滿座地熱鬧著。

 

此行來訪,特地挑在嘉南農田水利會一百零四年二月一日施放菁寮地區一期稻作的灌溉用水日之前一天,此時預備要種稻的田地已整備妥當,農夫們享有片刻的清閉,放水之後,便要整地、播種田地開始農忙。我到訪時,榮獲民國九十五年(西元2006)全國冠軍米的崑濱伯就正與民國九十七年(西元2008)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的得主蕭登財聊著天,談起這期稻作由於水源不足,農委會針對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嘉義等部分地區採取停灌休耕措施,而菁寮地區不受影響地如期灌溉,兩人表示這要感謝嘉南農田水利會的節水政策,在前一兩年不缺水時即採放水八天、停水七天,以及灌溉用水回收的方式,為這缺水的時節,事先做好了儲備。

 

請益農事之餘,崑濱伯大方地拿出他的「農事筆記」讓我們拜讀。只見這一本本斑駁的作業簿與筆記本,詳細寫著「檳區」、「東西行」、「溪仔邊」、「竹圍腳」「水圳南」等各個田區,關於水稻、青皮豆、玉米、毛豆等等作物之播種、除草、施肥噴藥...情形,內容寫得詳細又專業,身為農業門外漢的我們,對內容僅是草草略過,內心更受到「檳區」、「東西行」等真有美感與周邊環境想像的田區名字所吸引,也被崑潰伯在筆記本扉頁書寫的「成功等機會、失敗尋藉口」等勵志話語逗得發笑。

 

崑潰伯說,他是從民國六十四年(西元1975)開始寫農事筆記的,當時是曾文水庫興建完成後,水稻從三年一作改為一年二作之時,他忙碌於農事和豐昌一商行之間,深感必須紀錄下來,以避免記憶混淆,一方面也是因為以前求學唸書時養成寫週記的習慣,這樣一年年地種作、一本本地寫,一兩年後回頭來看並對照作物生長情形與收成成果,便成了自己檢討栽培方式的好資料。

 

由於我們所看到的筆記本是從「民國七十八年」(西元1989)這一本開始的,這之前十多年的筆記本到哪去了呢?提出這疑問之後,只見崑潰伯大聲地怨嘆說 :「都被阮某拿出去丟掉了!」他說崑濱嬸看到舊物舊冊,總認為是無用之物地丟棄處理,「都不知道這些才是寶!」崑濱伯講得興起,並舉了兩個例子來形容他的心痛,以及夫妻兩人對於舊物品的價值差異,聽著聽著,我們心想這話題繼續發展下去,萬一成為夫妻兩人鬥嘴鼓的導火線豈不糟糕,於是趕緊另起聊天話題,繼續享受這個愉快的閒談午后。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8)56-61

-------------------------------

 


 

〈文林伯與他的牛〉 /姜玫如

在《無米樂》紀錄片裡,文林伯和他的牛是一對話不多卻亮眼的主角,而在紀錄片拍攝的場景菁寮,文林伯和他的牛十年如一日的相偕為伴,在農事不忙的時候,有時會扮成可愛的聖誕牛公公,為村民與遊客提供乘牛車、割稻飯飯桌服務,這對搭檔出場時,總能吸引人群目光,真是模樣百變的一對寶。

這次在傍晚時分前往文林伯的家, 想跟他約定隔天的探訪時間,文林伯家的院理正堆著滿滿的番薯,文林伯夫婦略略挑棟著說:「這些是要籤給牛牛吃的」。隔天早上再到訪時,寬敞的院埕已鋪滿番薯籤,迎著陽光閃亮著金黃色的光澤,洋溢著牛牛的幸福。

文林伯侃侃而談他的養牛史說:「我十四歲就開始養牛了,養過的牛有三十隻,三十歲的時陣我較愛駛兇牛,比較有力,但是常常被牛鬥,都要吃鐵牛運功散」,聽完這番話,我自顧自偏離主題地想:「原來,鐵牛運功散真的是讓養牛人運功用的啊!」如今文林伯已認老,改養性情溫馴的母牛了。

現在文林伯的牛並不是《無米樂》影片中那一隻,影片中那頭牛大約在六年前去世,當時老牛已十三歲,而牛的平均壽命約十五歲。文林伯說,當時老牛的身體狀況不佳,日子不多了,他便透過親戚的介紹,從花蓮富里買現在這隻小牛過來,當時小牛大約三歲,小牛來、三個月後,在農曆的七月七日中午十,老牛斷氣離世,文林伯特別說:「這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時間。」老牛去世後,文林伯把牠埋在田裡,埋的時候小牛也在哭,而每年農曆七月七日老牛的冥日,文林伯都會在埋葬的地點祭拜牠。

聽文林伯這樣訴說的時候,我覺得他是把牛當人,是當作自己孩子一樣的關心與相處,他說:「牛是知死不知走」,即便知道將要被殺了,也不會逃跑,甚至他像獻寶一樣地誇讚起牛牛的聰明:「遠遠聽到我的摩托車聲就會站起來,看到我太太也會叫,很巧耶」 文林伯那模樣,真的就像是在講自己的孩子、孫子,有著一份驕傲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8)62-65

-------------------------------

 

 


 

〈文林伯和他的水牛〉/王浩一、劉克襄

水牛靈職地拖曳著老牛車,文林伯像自外地旅遊回般,悠閒地駛著牛車迎面而來。

「文林伯,您好!」遠遠地跟他招呼,文林伯舉起手說,「好,大家好,大家好。」

上次見到文林伯的水牛牠七歲,三年後的今天牠十歲了。問文林伯可以摸一下牛嗎?他說:「可以摸啊,儘管摸沒關係啊,女人不要亂摸就好了。」語畢,大家笑開懷,文林伯的牛是頭母牛,如果是公牛會很凶的,而且公牛如果不閹割是無法耕作的。

文林伯大方地應允旅人的央求,讓旅人一同坐上他的牛車。

文林伯一邊駕駛牛車一邊說,做人就要樂透(開心)一點。牛車悠悠晃晃,問文林伯犁田是否是每天必要的工作?他說,如果要駛(),都要駛()一整天,很密集。如果遇到大月,這家犁完,還要去犁那家,因為現在牛隻少啊。

再問為什麼犁田不用機器要用牛?文林伯說,如果機器耕耘不平(均勻),得要再用牛隻去拖 (耕耘),這樣地才會比較平整,較好灌溉,也比較不用拔草。

現在菁寮地區以水牛耕耘農地,只剩下碩果僅存的文林伯和他的水牛了。

資料來源:王浩一、劉克襄,《浩克慢遊》(台北:麥田,20151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