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菁寮〉/《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一、 聚落簡介
台南縣最北端的鄉鎮後壁鄉,是位於八掌溪與急水溪之間的狹長平原,土壤肥沃,加上位於北回歸線附近,氣候濕熱多雨,,自然環境適於耕作,因此素以出產良質米聞名全國,8成居民均從事與稻米生產相關的行業。目前水稻耕作面積約
位於八掌溪南岸的菁寮聚落,屬後壁鄉內大型集村聚落,以行政區而言,分菁寮、墨林、後廍3村,面積約
二、地名的由来
(一)菁寮村
「菁寮」,舊地名為「青仔寮」,清朝時墾民在此大量栽種
「菁樹」(青仔),收成後加工製成染料。因為溪畔土壤適合「青仔」生長,墾民遂就近於八掌溪旁從事染織業,既利用溪水洗滌染布,加工後的產品也由八掌溪順流而下,載運至鄰近的鹽水港(今鹽水鎮),將貨品輸出銷往大陸。
為了保護放染料的「青仔桶」不被雨水滲入,墾民紛紛搭起草寮來遮風避雨,慢慢地大家就慣稱此地為「青仔寮」。文化工作者曾在庄內找到一位莊姓人家裡的神主牌,證實清代中葉即以「菁寮」為地名。神主牌內清楚記載清康熙年間,莊氏祖先娶
「後菁寮」黃姓人家的女兒為妻,這是目前找到可供佐證的最古老文物。
後來,居民愈來愈多,庄變大了,遂將大庄二分成「前菁寮」(東邊)與「後菁寮」(西邊)。「後菁寮」之後又以庄內道路(今南85線)為界,劃分成「菁寮第一保」(今墨林村)與「菁寮第二保」(今青寮村)。
戰後,地方行政體制變更,本村原預命名為「菁寮西村」,唯因當時主管機關不接受以4字來命村名,遂令兩地居民以抽簽來決定,本村村長幸運抽中,得以沿用「菁寮」地名成「菁寮村」,目前約有200戶,多黃、楊等姓氏。
(二)墨林村
菁寮村之東,就是「墨林村」,日治時期為「菁寮第一保」。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本地曾是後壁鄉的發展中心,當時的「菜店」、戲院、販仔間、農會及飲食店林立,街道景況熱鬧。戰後因
「菁寮」名稱已被鄰村先使用,當時的村長阮謙便另取「墨林」為村名,有「墨客林立」的意思,期許本地人才輩出,現有住戶約300戸,以殷、黃、莊為大姓。
(三)後廍村
廍,意指「糖廍」(草仔廍),是清朝時的製糖場所,當時的嘉南平原是台灣最主要的產糖區,每9至
本村是後壁鄉內位處最北端的一村,日治時期為「菁寮第三保」,目前有160多戶,村民大多姓黄。
⓪資料來源:台南縣政府,《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年),頁20-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