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2005.01.20 無米樂觀後感
陳之彥 (哲學四 2005-01-20)
看「無米樂」的那天,我一直在掉眼淚,到了連自己都覺得太過氾濫的地步;導演座談的時間,有著什麼充實填滿心裡,卻無法用合宜的語彙描述,我只是拭著泛紅的眼眶,說不出話。
後來我一直在想,讓我這麼感動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想了很多,一次次想著掉淚的那些片段,想著他們在鏡頭上的笑臉背後會不會隱藏心酸,想著是什麼讓他們那麼樂天知命…..,就如同看過其他印象深刻的電影或書籍之後,習慣性地用一種分析的角度試圖整理出感想,可是一直沒個結論。
到了最後我才發現,這部紀錄片感動我的地方就在直接。沒有情節,不傳達特定的訊息,也看不出想達到什麼目的,感覺就好像是有人買了新攝影機到鄉下去玩,順手紀錄下當地農人的生活一樣,那麼自然。
而正因為自然的關係,無論是稻作從撥種到終於收成的各個階段或是阿伯們溫柔堅毅的生活態度,在鏡頭下是如此鮮明,那種旺盛的生命力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衝擊,我已經習慣往書裡去找問題的答案,我可以洋洋灑灑寫出一大篇「生命的意義」,但再多文字堆砌也比不上影片下真實的生活軌跡,阿伯們是在日常生活裡身體力行他們在生命歷程中所學到的一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對多數的現代孩子來說,是教條式的理所當然,說的頭頭是道卻不見得細想,但阿伯們是用勞動以及對土地的尊重直接實踐。
阿伯們是如此可愛率直,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崑濱伯。他說自己在五十幾嵗眼睛出問題時自己檢討自己,說雖然小時候偷摘過芭樂但是也沒有做什麼壞事,後來一直想一直想,想到可能是以前賣花生給別人的時候沒曬乾就賣了,害別人買去之後賣不出去;看著鏡頭上的崑濱伯睜著微翳的一邊眼睛邊搖頭邊下結論:「唉唷,人真的不能做壞事,天公伯都有在看的啦」,我也同時看到溫柔寬厚,崑濱伯只有念到小學畢業,但比許多所謂高知識份子都了解自己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影片拍攝出了種植稻作的完整過程,對於沒有農村生活經驗的我來說,第一次深刻地看到那是多麼辛苦的工作,生活的困厄風霜積累成崑濱伯臉上滿佈的皺紋,黝黑的膚色訴說著一種艱辛,但崑濱伯笑的那麼坦然大器:「收穫多少要看天啦,我也就只能一直做盡量做」,就像片名無米樂所傳達的一樣,無米也快樂,耕種除了帶來具體的收入之外還有許多更重要的價值,也許如同崑濱伯講的一樣,作田是一種修行,而一輩子辛勤耕作的土地不只是謀生的工具,同時也與農人具有深厚的感情,「土地就像愛人一樣,我每天都會來看看,放不下啊」,崑濱伯邊巡著稻田邊說,臉上的神情是那麼溫柔,而相同的神情也浮現於他講述著崑濱伯母嫁給他一路走來的辛酸時,「我老婆是很乖啦,很能吃苦,是個好女人,可是要我稱讚他我說不出來啦」,崑濱伯這麼說很有點大男人要不得的驕傲,大概也真的一輩子都不會跟崑濱伯母說愛他吧,可是那種相知相守走過大半輩子的情意比什麼都要真實。
我沒有在別的地方,更深刻地體驗過無米樂所呈現出來的那種樂天知命,敬天愛人的心情。陳之彥 (哲學四 2005-01-20)
資源來源:http://seed.agron.ntu.edu.tw/rice/rice-student.htm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