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文本2/3

 

社區小旅行之「菁」彩對話 目錄2/3


〈菁寮地區社造推手〉/《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38

〈收割時分,懷念相伴工的割稻飯〉/余嘉榮... 42

〈菁寮:鴨間稻是稻米之鄉有機耕作的利器〉/王浩一、劉克襄... 45

〈菁寮國小〉/王浩一、劉克襄... 46

〈當7-11遇上崑濱伯〉/劉克襄... 47

〈保種是一種自然生活態度〉 /廖于瑋... 50


 


 

 

 

〈菁寮地區社造推手〉/《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墨林社區

1998,殷獻政當選墨林村村長,他開始思索台灣加入WTO 後多數務農的村民將何去何從的問題,如何為村民創造優良經濟環境,是他服務選民的首要課題。殷村長在就任後便積極配合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以富有地方傳統特色的「藍染」與「草編織」等為主題來規畫活動,鼓勵年輕子弟及有經驗的居民學習傳統藍染與草編織技藝,獲得村民熱烈的迴響,使古老產業技藝能夠傳承下來,並成功開創出地方產業商機。

墨林村的社區營造約可分為3個階段,初期首先消除髒亂點並加以綠美化,具體成果是墨林社區親水公園的營造;2階段則以尋回失傳產業文化為目標,陸續舉辦藍染、草編織研習,將傳統產業技藝傳承與發揚;到了第3階段則是成果驗收與推展期,將前兩個階段所努力營造的成果,結合地方原有文化資源連成觀光動線,吸引遊客前來參訪,如墨林文物館、天主堂、阮家古厝等皆是主要景點。如今遊客到來常造訪墨林文物館、親水公園等處,而藍染與草編織產品也成為遊客喜歡的特色品之一,此外,殷村長還帶頭訪談耆老,記錄地方人文歷史軌跡,如販仔間、老戲院、「菜店」、輕便車、民俗信仰等,對於地方文化保存與傳承功不可沒。

 

 

菁寮社區

走進菁寮社區,是不是發現社區的髒亂點不見了?還可見到許多小巧可愛的巧佈點設計,處處有驚喜。菁寮社區的改變在楊端立村長及社區環保義工隊、社區居民共同努力下,透過自立營造方式,積極美化公共環境並開發現有的公共空間,以廢物再利用的觀念,將廢棄的輪胎搖身一變,成為安全又實用的花台,並搭配不同色系的彩繪,設置在各路口處,營造社區入口意象,顯得活有趣。

不僅如此,2008年透過文建會「區域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計劃」著手將代表過去菁寮繁華榮景的販仔間及「菜店」空間修繕,重新勾起老一輩的共同回憶,更增添了許多故事;而閒置廢棄的豬舍、堆肥舍則以社區工作坊方式,在村民共同整頓下,將雜亂點清除且轉化為社區的資源回收站。同年亦在農委會水保局「農村社區公共設施改善工程」計劃支持下,將南85線道路入口處閒置空間整頓為「無米樂稻米體驗園區」,提供居民與遊客多元化的體驗活動。

菁寮社區營造的推手除了村長楊端立外,近年來投入社的居民增多,如後壁農會秘書楊桂川、2008年返鄉的黃永全及以黃素琴、黃明受等社區媽媽們,提供農村工藝體驗及鄉土風味餐、社區導覽等,讓更多人了解菁寮。

 

後廍社區

後廊村位於後壁鄉最北端,緊鄰八掌溪河畔,走進這個村落,雖然它與菁寮、墨林比鄰而處,但呈現出來的風貌卻截然不同,少了商業氣息的渲染,卻多了一分農村的純樸。這幾年後社區的改變,不只讓外出奮鬥的遊子在返鄉探親時感到驚艷,就連長久居住的社區居民也明顯感受到它的變化,而這樣的成果要歸功於在2006年當選村長的黃正雄。

早年以製糖為主,在日治時期與民初時更曾是茄芷的大本營,家家戶戶以編織茄袋為家庭副業,在此因緣下,黃村長以一系列「營造後甜蜜新故鄉」計畫為主軸,建立屬於後的村落意識與文化,2006年營造後甜蜜新故鄉計畫、2007年營造後甜蜜新故鄉之打造幸福A生命力、建立後關懷中心、2008年更以信義房屋一家」計畫打造出一座由村民設計、出磚及親手搭建的「幸福花園」,如今這座「幸福花園」不僅是後社區營造的象徵,更是後居民們的最大驕傲,轟立在「幸福花園」中央的石車,更向人們宣告早期後製糖的昌盛。而自2008年起至今,社區先開辦了「手工藝編織創業班」職業訓練,再透過文建會「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以居民無償提供的三合院整修了「茄芷阿工作坊」,為後茄芷阿找到了一個家,也為這群可愛的茄芷阿創造出一個走秀的伸展台。

廍社區在村長黃正雄的積極帶領下,加上在地村民的努力,透過政府公部門的支持,村民社區意識開始凝結,居民不在乎觀光能帶來多少利益,而是在乎自己的環境生活品質是否有改善,並保有「無米樂」的精神,打造出有鄉下味的甜蜜幸福小庄頭。

(資料來源:台南縣政府,《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238-243)

-------------------------------

 

 


 

〈收割時分,懷念相伴工的割稻飯〉/余嘉榮

隆隆作響的收割季節

一百零(西元2013)十一月九日的這一天,從後壁區農會退休下來的楊桂川秘書,他的稻田正收割著。隆隆作響的割稻機在稻田中筆直的來回梭巡收割著這一期的稻作,割稻機前銳利的鋼板機件刷刷刷的,將一欉一欉的稻穗吸納進割稻機龐大的機體裡。不遠處,數十隻此起彼落的黃頭亦步亦趨的跟隨在割稻機的身後,正在搶食從溫暖泥地裡被掀翻出來的蟲子。

因著書本裡的知識看多了,我總天真的認為農業的經營跟節氣的運行是息息相關的,然而臺灣農業技術的發展早已遠遠的超乎我自己的想像,楊秘書告訴我們,節氣是中國北部黃河流域發明的,跟臺灣不一定很符合,以前確實是要靠天吃飯,有雨水才播種,例如:「國曆五月初六就是立夏,稻子進入抽穗期,這沒有錯,但是現在跟以前情況不同,現在是靠水庫灌溉,跟節氣已經沒多大關係了。

有趣的是臺灣為什麼不同一個時間播種呢?原來是跟收成有關係!楊祕書說因為割稻機是有限的,專業割稻機從屏東一直割割割,割到臺北,如果同一個時間收成的話,根本就沒有那麼多割稻機可以割稻,所以它要差幾天去年我們這裡比較慢收割,因為缺水影響稻子成長,一期稻作就跟中部撞期, 要收成的時候都沒有收割機,所以收成時間必須不一樣。

一般來講,在臺灣,水稻越早種的話產量越高,月種比一月種產量更高,一月又比月產量高,但是烏山頭水庫一月廿十一日才放水,沒辦法早種,但是八掌溪畔的田自己有水井,他們都提早種,所以產量都會很高, 其他依靠灌溉的重劃土地就沒有辦法提早種。

與楊秘書談話的同時,裝滿稻穀的割稻機轟隆隆的開到我們的身後,隨即從機體伸出一只長長的輸送管,將機體裡的稻穀傾洩而下,倒進早已在旁等候的貨車車斗裡,貨車司機也在一旁靜靜的看著收割的作業,我看他起了一穗稻穀,緩緩的走過來同我們談天。

司機大哥邊檢視手上的稻穗邊跟楊秘書說這期的稻子很漂亮,楊 秘書同樣檢視著稻子說:「菁寮這邊的土地絕大部分都是黏土質,種出來的水稻產量高品質也好,今年天氣冷,稻子成長期要多十天,有些地方可能甚至要多三十天也不一定,像溪埔那邊,比較好吃,發育時間越長越好吃,收成也更好,較冷顛倒好

 

相伴工與割稻飯

如今稻作的採收方式都是這種大型的機具在協助農民收割了,幾公頃寬廣稻田裡,只需要1個駕駛割稻機的司機、1個開著搬運貨車的大哥,還有地主本身三個人就可以進行收割的作業,突然我想起了聚落裡的解說員在你開始準備享用地方風味餐割稻飯時,一定會附贈的台詞,說是從前農村在稻子收割的季節時,是需要聚落裡許多的人力來互相支援割的,這樣的方式地方稱作為「換工」或是「伴工」。

當時的社會農民普遍窮困,一塊地除了扣掉田租、水租、地租之外,還要購買農藥、肥料,所以大家其實都沒有能力再僱請工人,於是農村發展出這種「相伴工」的探收型態, 在收割季節時,找來親朋好友,互相交換彼此在農地上的活,共同協力進行整個聚落裡的稻作收。

於是在收割進行中的中午歇息或者收割完工的時刻,農村的婦女們便要使出拿手絕活, 準備幾道豐盛的飯菜來回饋這些前來相伴工的親朋好友們,這便是割稻飯的由來。說是田地裡勞動多、體力負荷大,因此割稻飯的配料多半有燉滷得鹹入味,或者同樣偏鹹香味四溢的菜,讓農夫們咬上一口菜就可以多扒了好幾口飯。

可惜現在的農村已不復見相伴工的農人群聚在稻田裡吃割稻飯的景像,聚落裡的人把這樣因為稻作生產所衍生的料理文化轉換成觀光旅遊的型態,所以我們反而很容易在聚落裡看到群聚的觀光客在幸福花園或者稻稻來空間裡,享用著那改良版的割稻飯呢!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8)36-41

-------------------------------

 

 

 

〈菁寮:鴨間稻是稻米之鄉有機耕作的利器/王浩一、劉克襄

腳踏車悠緩的走在寮鄉間長路,內心充滿一種小學生逃學的快樂和探險的心情。滿布綠禾的田疇綠野,只見農夫們弓腰巡田,青蒼的稻葉整齊畫一羅列,人置身其中,遠看像移動的稻草人,這是一幅王維詩句 「極目無氛」中的田園風光。

忽然間,發現稻田間「萬綠叢中數點白」,趨近一看,啊!是鴨間稻, 屬於一種古早的農作方法,令人懷念。這是菁寮送給旅人的第一份厚重禮物。目前宜蘭、苗栗等地都有實施鴨間稻。但彼此還是有些差別。

菁寮稻田裡的田埂,布滿鴨子的印爪,舉目四望,田園邊架滿鐵絲網,黑布幕。造訪種田的農夫,他說這裡有一甲七分的田地,正常的話,必須飼養約兩百隻鴨子。不同於從前的鴨子品種,現在的鴨種是北京的河鴨與台灣的母鴨配種誕生,這種鴨子名叫合鴨。這種鴨子是不生蛋的,但蹼掌異常大,對農民的除草有很大幫助。

台灣農民的耕作精神真令人佩服,他們一直在這塊土地上,尋找出一種可以永久耕耘的方向,藏土地生生不息。

資料來源:王浩一、劉克襄,《浩克慢遊》(台北:麥田,201510)106-107

-------------------------------

 

〈菁寮國小〉/王浩一、劉克襄

小學的鐘聲幽幽響起,菁寮國小校長翁程祥已等在校門口。我們聽聞菁寮國小有意栽培新一代菁寮子弟留在家鄉投入農作,這是很新的教育理念,值得探訪。

校長說,以前的老辦公室,現在要改成校史室,菁寮國小已經一百零三年有些舊文物屆時會陳列在此。木造的老建築,外觀漆上藍天顏色,有質樸的古味。

從前的著察國小曾經高達有一、兩千名的學童,現在受少子化及人口外流影響銳減成九十八位。

在此情形下,擔憂著後代孩子如何承接阿公種田的農事,菁寮國小現在也針對農業開設稻作課程,教導孩童自然農法,少水、少肥料、少農藥,以此農法加強台灣稻米的栽培,一來讓孩子們感受到米的品質的提升,再者若政府也能將價格配合提升,那麼這樣經濟效益自然提高,經濟效益出現,新一代自然願意留下來。

菁寮小學想方設法,為台灣、為菁寮的農業斷層,尋找出路與培養下一代的接班人。相信菁寮國小的孩子快快樂樂來上學,也會快快樂樂的學習阿公或者爸爸的農業耕作技術。

他們是尖兵、種子,也將是菁寮未來農作接緖的新希望。

資料來源:王浩一、劉克襄,《浩克慢遊》(台北:麥田,201510),頁114-116

 

7-11遇上崑濱伯/劉克襄

菁寮是座古老、淳樸的小村,民國九十四年因《無米樂》紀錄片爆紅,例假日遊客開始增加。往後,靜寂的老街也出現不少小,帶來熱鬧的觀光情境。但再怎麼旅遊,整個村子彷佛仍凍結在六、七年代。尤其是平常時日,繼續維持傳統農業社會的氛圍。

透早天未光老人們赤腳戴便帽,紛紛騎汽機車去田裡。太陽露臉了,換八、九十位菁寮小學的孩子,快樂地連奔帶跳,走進那座擁有大片桃花心木的森林小學。黃昏時,村裡的廣播器,大力放送著老式閩南語歌曲。老人們在家門口各自三兩集聚,遙望著街景。街景亦未曾有任何變化,鉛桶店繼續賣著古老的農具,藥鋪還是百年前的清閒老模樣。鐘錶店的百座骨董鐘具也照常在十二點時,此起彼落地悠揚敲響

但今年元月,農會旁的倉庫居然出現一間7-11。兩紅一綠的橫條招牌和醒目的數目字,亮麗地高懸在小要道上,門口也利用了《無米樂》的知名度做廣,宣傳自己的在地特色。二十四小時無休憩的明亮營業, 引了不少過客和年輕的消費族群。大家都往那兒消費,好幾間傳統小吃、雜貨鋪或甘仔店都受到影響了。以前當地人習慣自己煮食,或者到「稻稻來社區廚房」吃中餐。現在有了便利商店,飲食行為也會改變,未來幾年恐怕有好些店要歇業。而那家近一甲子的冰果部,原本要重新開張,我很懷疑是否還有這股勇氣了。

菁寮的單純和質樸,正在面臨巨大的衝擊。你無法想像文林伯坐在牛車,吆喝著水牛經過7-11門口的畫面。更難以,長期學種有機稻的小學童放學時衝進裡面吃冰淇淋的情形?

崑濱伯真的很不高興,憤悶了好一陣子。好端端的農家生活環境因為7-11的出現,本來只一、二天有些旅遊氣息的小鎮,這下子可真全面觀光化。百年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頓時瓦解。

便利商店在新興市區出現當然會帶來方便,甚至如燈塔般扮演生活稱職的好鄰居。在不少偏鄉離島,我們都看到這樣讓人充滿幸福的案例。但有些地方真的很不適合菁寮便是典型的村鎮。

放眼南部,像這樣繼續維持傳統農業生活的小村已不多見。老人們只想依時節生活,不會追求喝一杯耳掛包咖啡,不會集點換可愛布偶,或者不時注意什麼早餐配套三十九或四十九元的。菁寮甚小,也只一、二條街的商業活絡而已,過去再怎麼想像,都不會預料有天便利商店會在此設點。投資者一定是看到這兒日漸興起的觀光契機但我卻看到連鎖便利商店強勢入侵帶來的危機。村民很憂心抗議過,也繼續煩惱著。怎麼辦,能叫人家撤點嗎?其實,7-11應該主動釋出善意。個常以廣告展現自己推出美好在地農產的企業或許更該在此時做出典範行徑放棄營利為先的思考,轉而積極尋求如何讓自己的店面更融入小村。不只在廣告招牌和建築不過度招搖店面的內容也應該擺出合宜的商品給予社區農產實質友善的協助。

菁寮的未來是維護和承接過去絕不是引進新奇流行的事物。7-11若能在菁寮入境隨俗,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或許會在偏鄉打開另一個新契機。

註:稻稻來社區廚房位於菁寮老街上,原為莊家古厝,後由莊家後代無償捐出成為照顧老人的社區廚

資料來源:王浩一、劉克襄,《浩克慢遊》(台北:麥田,201510)90-91

-------------------------------

 

 


 

保種是一種自然生活態度〉 /廖于瑋

 

種子記憶,藏了豐富的基因,代代相傳

「種子毋驚落士爛, 稻穗一定代代

 

這是九層塔、茴香仔豆,這是不同種的花生、茼蒿花曬乾後種子都藏在裡面。」我喜歡去土豆阿家玩,除了與土豆夫婦話家常外,我其實都是去探探他們又在曬什麼種子,一盤一盤的各種種子就擺在家門口,有時甚至排了好多玉米。我對許多種子的樣貌認識,都是阿姨一一教我的。

也許大家不知道,其實現在你吃的蔬菜水果,大多是來自種苗公司,需要者可以輕易的購買以基因改良培育出生長迅速又抗病的種子,與早期農民習慣的最符合自然循環的自播方式完全不同而可悲的是,目前大部份的農民都不做這種成本高、耗工 耗時的留種工作。

菁寮人有個良好的特質,勤勞、節儉、愛物惜物,所以,「留種」工作,既不花錢又不浪費蔬菜開花後的種子,在菁寮的農民住家前可常見種子在不同的容器上正在做日光浴。

不知道是不是習慣留種的關係,菁寮農民栽種出來的蔬果都特別香甜好吃。從第一顆種子開始,若持續不間斷的種植,種子本身及結出的果實適應當地的環境,即便是同品種的種子,這顆種子會特別健康。種子記憶,醯藏了豐富的基因,代代相傳,「種子毋驚落土爛,稻穗一定代代,農民保種就像種子不怕落土爛,稻穗一定代代延的道理,只要保留最適應農地的種子,一定會一代傳代的有好收成。

經問土豆阿,有沒有聽過「保種」? 她說她不知道,把種子留下來只是一種習慣,自已有辦法留下的幹要買我跟她說:你們在種子的這個工作,是現在大家最重視的議題。她也只是笑笑的没回答。

跟著阿姨下田,阿姨抓了一把土放在袋子裡,又抓了一把種子也放進袋子,動一動袋子,種子和土混在一起,再一把一把均匀的撒在菜 園裏。種子又回到了大地,無論刮風下雨,氣候變遷下,種子依舊強壯的冒芽、長葉、結果、結子,一種與土地深深結合的保種工作,對菁寮農民來說,就是一種很自然的生活態度。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8)42-47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