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菁寮地名的由來
菁寮地名的由來
-------------------------------
「菁寮」,舊地名為「青仔寮」,是清代移民在此大量栽種「菁樹」(青仔),收成後加工製成染料。因為八掌溪畔土壤適合「青仔」生長,先民們於是就近在八掌溪旁從事染織業,不但可以利用溪水來洗滌染布,加工後的產品也可以由八掌溪順流而下,載運至鹽水港,而將貨品銷往大陸。(①)
而為了保護放染料的「青仔桶」不被雨水滲入,先民們紛紛搭起草寮來遮風避雨,慢慢地大家就以「青仔寮」來稱呼此地。(②)
而文化工作者,在一個莊姓人家的神主牌中,發現清代康熙年間即以「菁寮」為地名,因為神主牌內記載康熙年間,莊氏祖先娶「 後菁寮」的黃姓人家的女兒為妻。(③)
而康雍乾共134年,占清朝國祚的一半,且是清朝的盛世,因此「菁寮」的名稱可說出現甚早。
-------------------------------------------------------------------------
①台南縣政府,《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年),頁20
②台南縣政府,《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年),頁20
③台南縣政府的《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中,以此發現將菁寮名稱的出現時間,誤植為「清代中葉」。見:《台南縣政府,《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年),頁2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