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20140409-當7_11遇上崑濱伯

 劉克襄

■■當7_11遇上崑濱伯

菁藔是座古老、淳樸的小村,2005年因「無米樂」記錄片爆紅,例假日遊客開始增加。往後,靜寂的老街也出現不少小攤,帶來熱鬧的觀光情境。但再怎麼旅遊,整個村子彷彿仍凍結在六七0年代。尤其是平常時日,繼續維持傳統農業社會的氛圍。

透早天未光,老人們赤腳戴便帽,紛紛騎汽機車去田裡。太陽露臉了,換八九十位菁寮小學的孩子,快樂地連奔帶跳,走進那座擁有大片桃花心木的森林小學。黃昏時,村裡的廣播器,大力放送著老式閩南語歌曲。老人們在家門口各自三兩集聚,遙望著街景。街景亦未曾有任何變化,鉛桶店繼續賣著古老的農具,藥舖還是百年前的清閒老模樣。鐘錶店的百座古董鐘具也照常在十二點時,此起彼落地悠揚敲響。

但今年元月,農會旁的倉庫居然出現一間7_11。那兩紅一綠的橫條招牌,還有醒目的數目字,亮麗地高懸在小村要道上,門口也利用了無米樂的知名度做為廣告,宣傳自己的在地特色。二十四小時無休憩的明亮營業,吸引了不少過客和年輕的消費族群。

大家都往那兒消費,好幾間傳統小吃、雜貨舖或柑仔店都受到影響了。以前當地人習慣自己煮食,或者到「稻稻來社區廚房」吃中餐。現在有了便利商店,飲食行為也會改變,未來幾年恐怕有好些店鋪要歇業。而那家近一甲子的冰果部,原本要重新開張,我很懷疑是否還有這股勇氣了。

菁藔的單純和質樸,正在面臨巨大的衝擊。你無法想像文林伯坐在牛車,吆喝著水牛經過7_11門口的畫面。更難以揣摩,長期學種有機稻的小學童,放學時衝進裡面吃冰淇淋的情形?

崑濱伯真的很不高興,憤悶了好一陣。好端端的農家生活環境,因為7—11的出現,本來只一二天有些旅遊氣息的小鎮,這下子可真全面觀光化。百年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習慣頓時瓦解。

便利商店在新興市區出現,當然會帶來方便,甚至如燈塔般扮演生活稱職的好鄰居。在不少偏鄉離島,我們都看到這樣讓人充滿幸福的案例。但有些地方真的很不適合,菁寮便是典型的村鎮。

放眼南部,像這樣繼續維持傳統農業生活的小村已不多見。老人們只想依時節生活,不會追求喝一杯耳掛包咖啡,不會集點換可愛布偶,或者不時注意什麼早餐配套39或49元的。

菁寮甚小,也只一二條街的商業活絡而已,過去再怎麼想像,都不會預料,有天便利商店會在此設點。投資者一定是看到這兒日漸興起的觀光契機,但我卻看到連鎖便利商店強勢入侵帶來的危機。

村民很憂心,抗議過,也繼續煩惱著。怎麼辨,能叫人家撤點嗎?

其實,7_11應該主動釋出善意。一個常以廣告展現自己推出美好在地農產的企業,或許更該在此時做出典範行徑,放棄營利為先的思考。轉而積極尋求,如何讓自己的店面更融入小村。不只在廣告招牌和建築不要過度招搖,店面的內容也應該擺出合宜的商品,給予社區農產實質友善的協助。

菁寮的未來是維護和承接過去,絕不是引進新奇流行的事物。7_11若能在菁寮入境隨俗,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或許會在偏鄉打開另一個新契機。

(2014.04.10刊於蘋果日報「蘋中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