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明伯在2005年時,年齡約七十五歲,但平時除了務農以外,仍然兼做「手工打棉被」,原來這是他年輕時為了貼補家用所學的技藝,而他堅持要繼續做下去。「這樣的毅力和堅持,一直都是我們現今時下的年輕人所無法做到的」(引文,資料來源:http://yun6410.pixnet.net/blog/post/21730654-%E7%84%A1%E7%B1%B3%E6%A8%82%E8%A7%80%E5%BE%8C%E5%BF%83%E5%BE%97)。
這是煌明伯(已故,今年2016年7月病逝)25歲時就經營的手工店,煌明伯共經營57個年頭,今年初由兒子接下。推算起來是大約是1959(民國48)年設立。(資料來源: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16008)
(圖片來源:http://blog.sina.com.tw/htfjsw/article.php?pbgid=2348&entryid=580592。時間2008.7.2。2016.08.16查)
而這個技術在歷史上有著悠久歷史,最早可查的圖片資料是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1637年出版)。《天工開物》是內容豐富的百科全書,其中彈棉屬於上篇的「乃服」,乃服指做衣裳的技術。全書內容分類如下:
上篇:
乃粒:作田的技術
乃服:做衣裳的技術
彰施:植物染色的技術
粹精:深加工穀類的技術
作鹹:產鹽的技術。
甘嗜:做糖養蜂的技術
中篇:
陶埏:做磚瓦陶器的技術
冶鑄:冶金的技術
舟車:做車船的技術
錘鍛:煉金的技術
燔石:做石灰、煤炭的技術
膏液:提煉油脂的技術
殺青:造紙的技術
陶埏:做磚瓦陶器的技術
冶鑄:冶金的技術
舟車:做車船的技術
錘鍛:煉金的技術
燔石:做石灰、煤炭的技術
膏液:提煉油脂的技術
殺青:造紙的技術
下篇:
五金:採金的技術
佳兵:做兵器的技術
丹青:做墨硯顏料的技術
麹櫱:釀酒的技術
珠玉:採玉的技術
(資料來源:https://gan.wikipedia.org/wiki/%E5%A4%A9%E5%B7%A5%E9%96%8B%E7%89%A9,2016.08.16查)
五金:採金的技術
佳兵:做兵器的技術
丹青:做墨硯顏料的技術
麹櫱:釀酒的技術
珠玉:採玉的技術
(資料來源:https://gan.wikipedia.org/wiki/%E5%A4%A9%E5%B7%A5%E9%96%8B%E7%89%A9,2016.08.16查)
其彈棉圖如下所示:
(資料來源:http://www.chineseclassic.com/content/1256,2016.08.16查)
於是明朝的技術在台灣發現了,都是使用人工在彈出棉絮,但明朝時的彈弓是綁在柱子上面,而煌明伯則是背在身上。兩者有些差異。
原本《天工開物》的懸弓彈花法是用一根竹竿把彈弓懸掛起來,以減輕彈花者左手持弓的負擔,但仍用右手擊弦。而到了清代,彈花者把小竹桿繫於背上,使彈弓跟隨彈花者移動,操作較方便,但卻增加了彈花者的負擔。(資料來源:http://society.nhu.edu.tw/e-j/94/a34.htm,2016.08.16查)
於是傳統的工藝,在菁寮可以再現。
----------------------------------------
延申閱讀:拜訪「末代手工牽紗棉被」老師傅-殷煌明先生
影片:
原本《天工開物》的懸弓彈花法是用一根竹竿把彈弓懸掛起來,以減輕彈花者左手持弓的負擔,但仍用右手擊弦。而到了清代,彈花者把小竹桿繫於背上,使彈弓跟隨彈花者移動,操作較方便,但卻增加了彈花者的負擔。(資料來源:http://society.nhu.edu.tw/e-j/94/a34.htm,2016.08.16查)
於是傳統的工藝,在菁寮可以再現。
----------------------------------------
延申閱讀:拜訪「末代手工牽紗棉被」老師傅-殷煌明先生
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