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明伯的良心被〉 /余嘉榮
如果你在幾年前來過菁寮,你也許還有機會看到墨林文物館旁「隆泰棉被店」的煌明伯「鏗、鏗、鏗」的彈著棉花,如今,長年因著彈棉花所帶來的沉重傷害,已經讓煌明伯再也直不起腰。如果你能明白,從前「隆泰棉被店」的每一條棉被都是煌明伯從舖棉、彈棉、壓篩、牽紗到掄紗親手完成,而過程中「鏗、鏗、鏗」的彈打弓絃是多麼吃力的工作,那麼你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年邁的他如今會彎著腰吃力地走路。
儘管如此,如果他一時興起,他還是會用最誠懇樸實的態度向來訪的朋友細數手工棉被的奧妙與辛酸。煌明伯的棉被品質良好,除了菁寮鄰近的鄉鎮會來選購之外,更多的是臺北、臺中等外縣市的朋友聞名而至,甚至還有德國的朋友也來光顧過。
手工被子叉暖叉輕,而且會隨著每個師傅的手法各異,而產生不同的效果。煌明伯說:「很多客人不懂,就愛選購便宜的棉被,其實很多工廠賣的棉被,拆開來你就會發現裡面都是塊狀的棉絮,使用的就是回收或淘汰棉花,那種被子蓋起來叉重叉硬的,不會舒服,以前我們在做棉被的,每個師傅都會在棉被繡上自己的記號,一看就知道這件棉被是誰做的,因此品質都要顧好,以免影響商譽。」
一件好的「良心被」需要有三個條件!這是每次煌明伯都會跟客人殷殷教誨的言詞,他說:「良心、品質、功夫,這是做棉被的人絕對要遵守的原則,有的商人為了省成本,就用不好的棉花做棉被,這是沒有良心,品質也不好,有的師傅沒有功夫,再好的棉花給他,也是打不出又輕又柔的棉被,這是沒有功夫!」煌明伯最自豪的就是他的被子可以蓋個十幾年絕對沒有問題,常常也有老客人帶著他打的棉被回來翻新,他就認真而嚴謹的把裡頭的棉花再重打一次。交貨的時候,幾乎文是一件全新的被子。
歷經多年的歲月,粗重、耗費力氣的彈棉花工序,煌明伯早已不太能使得上力,目前已把全套手藝傳授給兒子接手,才不致於這高難度的技藝失傳,讓大家都還買得到又鬆軟又溫暖的棉被。
如果我們現在買棉被,大概要多久時間再拿回來讓你重打棉花,我們好奇的問著他,結果煌明伯笑笑地說「我大概打不到你們買的棉被了...」
菁寮歲月在煌明伯臉上多了些痕跡,但談論到棉被的品質,他的眼神還是散發了職人的執著光芒。煌明伯,我們還是想讓您再打一次棉被啊!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菁寮習事:菁寮的那些日常美好》(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年8月),頁172-175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