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聚落前世今生〉/《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聚落前世今生〉/《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

一、「莽原」變「稻田」(漢人入墾前至明鄭時期)

嘉南平原在漢人來墾以前,由氣候、地質條件及古籍記載來推論,此一區域的土地風貌應是接近疏林與高原交織而成的「莽原狀態」,有許多梅花鹿在這片廣闊平原上奔跑,是平埔族漁獵的重要場域。

漢人來後,為嘉南平原帶來了水利技術,將「原」變成「田」,稻米產量增加,得以養活更多人,因此被稱為台灣農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從「莽原」到綠油油的「稻田」,是近代嘉南平原最戲劇性的地景變遷。

在荷蘭時期雖曾引入漢人移民工,但留台者不多,直到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在台灣實施屯田制度後,才算是漢人較具組織性與規模性的移墾,當時墾成的土地稱為「營盤田」。

至於後壁鄉,以「上茄苳」(今侯伯村、嘉田村與嘉民村)、「下茄苳」(今嘉苳村)和「本協」最早開發,•明鄭時期已形成聚落•屬天興縣轄域。爾後約於清朝時期菁寮地區接著開發。

 

二、聚落形成,染織業為主要經濟來源(清朝時期)

清代,台灣社會高度仰賴貿易,因此早期漢人移民大多以具航運之便的港口為發展核心。乾隆中葉以後,渡台禁令逐漸放寬,漢人渡台人數急違增加,且為了開闢內陸更廣大的土地資源,常糾眾溯河而上,在臨近溪流、可鑿井取水處建造集村村落,這便是菁寮聚落的形成背景,迄今村内仍保存先民拓墾留下来的多座古井。

菁寮聚落因種植染料作物「青仔」而形成,當時八掌溪畔菁樹叢生,居民聚集於此搭建草寮以染織業營生。此外,蔗作也是當時的重要產業,「後廍」即因設有取蔗製糖的糖廍而得名。

 

古官道驛站

據耆老口述,菁寮地理位置適中,曾是府城通諸羅縣城古官道上的驛站之一,往來兩地洽商者、商旅、贩仔、趣集的人,常需歇宿於菁寮,隔日繼續啟程,這也促使地方商業活動繁榮,使農村型態的菁寮,初具商業發展潛能。

整體而言,清朝時期的菁寮,水利未興,灌溉水源不足,耕地全為「看天田」,農產收穫量不穩定,農民收入不豐,務農人口少,除了蔗作與雜糧等旱作外,染織業是主要經濟來源。

 

三、水利興修,造就菁寮富庶繁樂(日治時期)

水利興築,後壁鄉米倉地位更確立

日治初期,日本本土正值戰事及殖民地擴張,糧食需求殷切,為解決糧源問題,殖民政府積極發展台灣的農業,當時影響最大的一項建設,就是在嘉南平原興建水利設施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使嘉南平原地貌再次改變,米倉地位也更加確立。

在日人興建「烏山頭水庫」前,後壁鄉除了土溝地區利用頭前溪及上茄苳利用上茄苳埤引水灌溉而有部份水稻外,其餘皆為「看天田」。大正9(1920)烏山頭水庫建造完成,10年後,昭和5(1930)嘉南大圳完工,水圳長度達15000公里,灌溉面積達15萬公頃。如此一來,往昔受限於水源而僅能栽種甘蔗與甘薯等雜糧的農村,變成可以3年輪作的方式,栽種更具經濟價值的稻米。後壁鄉位於八掌溪和急水溪間,自然環境的條件本來就得天獨厚•水利興築後受益最多•稻米產量大幅增加•農民生活改善許多。

 

躍升為後壁地區行政與商業中心

菁寮公學校(今菁寮國小)於明治44(1911)創立,首批學生有男生116人,女生9人,合計125人,是後壁地區最早的學校。在此之前且已設置本庄庄役場(鄉公所)及警察支署(派出所)等公署機關。大正8(1919)「菁寮信用組合」設立,更讓菁寮躍升為後壁地區的政經、商業與文教中心。此時,原本熱鬧的「下茄苳街」趨於沒落,後壁地區的發展中心移轉至菁寮。

自從嘉南大圳遍佈平原後,稻作得以13作,務農的人口激增,日常用品需求量隨之增加,許多販售農具、生活用品的店舖,相繼在交通要道兩旁設立,而過往的流動型式攤販也逐漸演變成定期市集,聚集成熱鬧繁華的菁寮北勢街,生活物品百貨、餅舖、戲院、「菜店」、家具、漢藥房、販仔間、木桶店、打鐵店、牛車店、五錢店林立,是後壁地區最大市集。

 

市街改正與商業活絡,塑造街屋空間格局

在大正14(1925)以前,菁寮地區街道狹窄,寬度僅約可容納1輛牛車和1位行人同時通行,且道路兩旁房屋皆以「竹拱仔厝」為主。1921~1929年間,日本殖民政府在台南地區實行市區改正計畫,各市、鄉、庄的道路列為主要的整頓對象,菁寮地區的道路亦在此時期改建拓寬,既有「竹拱仔厝」前落部分因道路拓寬而遭拆除,改建成今日所見設有「亭仔腳」的街屋建築。

這些街屋最初是租給前來趕集的攤商做為臨時性店面,後來漸漸發展成住商混合的建築,商家定居於此,屋前為店面, 屋後是住家,這樣的發展歷程,在台灣其他地區的街屋建築裡,實屬罕見。街屋的形成,象徵菁寮從單一的傳統農作經濟, 逐漸轉向兼具農業、商業的經濟型態,除了農產品,商業交易也為村民帶來另一種收入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販仔間」的出現,所謂販仔間,就是基層小生意人歇宿的便宜旅社,據耆老描述,住宿者主要為補雨傘、補鼎()、修皮鞋、賣陶瓷碗、賣什貨(胚脂粉末)、算命仙仔、 賣膏藥的江湖術士及閹豬等販仔為主,也有部份是短暫停留的訪客;每間通舖面積平均約1坪至3坪之間,僅能滿足個人基本住宿需求。通常在人口聚集的街鎮,就有販仔間存在,例如台南縣的善化、麻豆、鹽水及白河等地都曾現過販仔間,由此可以想像當時菁寮的商業中心地位。

總括而言,日治時期的菁寮雖然染織業已被港口城市取代而盛況不再,卻受益於水利興築而農產量大增,促使商業蓬勃發展,街道兩旁的街屋取代了原來的合院住宅,各家商號聚集。這時期菁寮已躍上舞台,成為鎂光燈下的新焦點,而清朝時期就十分繁榮的「下茄苳」聚落,則漸漸被褪去光環。

 

縱貫線鐵道東移,成戰後沒落的遠因

然而明治41(1908)縱貫鐵路的全線通車卻埋下菁寮日後沒落的遠因,因為它錯失了鐵道路線行經該地的機會。按理而言,當時後壁地區仍以菁寮與上茄苳最熱鬧,且菁寮為政經與商業中心,火車站理應設於此,更何況當時後壁車站附近猶人煙稀少,相當荒涼。事實上,總督府鐵道部曾從嘉義至台南間選定3條路線,分別是「六甲線」、「新營庄線」及「鹽水港線」,然而在經濟效益、軍事部署和工程施作難易間作考量,加上鹽水地方仕紳反對•認為會破壞風水,最後遂擇定新營線。

明治35(1902),台南至斗六段的「後壁車站」設立(原稱

後壁寮驛,後來更名後壁驛),車站地點遠離菁寮,同時也將其中心地位遠拋,燈光再度黯淡下來,而後壁村繼之成為時代的新寵。

除了公家機關陸續遷移,開墾者眼光也朝向新地區。仕紳黃謀、黃冬、黃振隆及黃振德兄弟4人,看重車站周邊的發展潛力,於大正13(1924)舉家遷移至車站南方,合設「黃振興合資會社」經營生意,還招募沿海地區的墾民來開發荒地,並興建農舍供墾民住宿,後壁村地名「六落仔」、「十落仔」此時形成,後壁車站週邊於是漸漸聚集成庄。

大正元年(1912),「關仔嶺輕軌株式會社」又鋪設關仔嶺至後壁寮驛的輕便軌道,利於白河地區旅客及貨物轉運至縱貫鐵路。而在今82線道路旁也鋪設有一條輕便鐵道,由地方仕紳許遷經營,後來因面臨戰事、市街改正等因素而拆除,當時乘坐輕便車的售票窗口猶可見,就在隆泰棉被店隔壁(即昔日明影照相館館址)

 

四、由盛況轉為沒落(戰後)

嫁妝街盛況

戰後地方制度改制,出身菁寮的楊群英獲派任後壁鄉長

(民國34111日起至35111日上)。此時菁寮仍獨領風騷,商業的營業種類比日治時期更增,例如打鐵店、相館、刻印舖、文具店、西藥房等新型店舖相繼出現,加上原有的棉被店、餅店、鐘錶店、家具店及布店,使街道兩旁比以往更加熱鬧。

那時的農村尚有一項重要副業一藺草編織,產品內容包含購物袋、草席與書包等,對於農家收入不無小補,但後來又因塑膠材料的出現而被取代。

另外,北勢街與南82線道路兩側店家所形成的十字街型商圈,因傳統婚嫁禮俗所需採買的物品皆可在此一次買足,在地方上遂博得「嫁妝街」的美稱。

1955年,菁寮聖十字架堂天主教會成立,委託德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ohm)設計教堂建築,於1960年完工。這座以稻草堆為設計意象、矗立於稻浪中的教堂,成為著名新地標。

 

工業興起。農村沒落

1970年代末,菁寮的發展開始起了大變化。在「以農業培養工業」、「創造外匯」的發展政策掛帥下,農村人力被吸納到都市裡的工廠投入工業生產。後壁鄉因地力等則較高,在農政單位刻意保護下,工業不興,於是在就業不易的情況下,青壯人口持續外移。

另一方面,因新營、嘉義等外環新興城鎮崛起,自日治時期就興盛的販仔間、「菜店」、戲院等,因為遠離了人潮而相繼歇業。後來建國戲院遭拆除,改建成德馨宮東側的停車場,這家原本可容納400人的戲院,是菁寮繁華時代的見證者,這一刻在歷史的舞台上謝幕,不再娛樂大眾,彷佛也同時宣告著,菁寮跨越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的黃金50(1920~1970年代)正式結束。

 

五、聚落再生

社造運動,開啟新契機

1980年代以後,台灣因過度發展經濟,不僅犧牲了環境生態更造成嚴重的城绑發展不均,「米比水便宜,做田足不值」,「農村」變成弱勢的代名詞,農業人口老化更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這也是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政府部門啟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時的社會背景。

1998年,菁寮地區在墨林村長殷獻政帶領下推動了一系列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包括恢復蘭草編織、藍染技藝、營造親水公園及成立農村文物館等,保存農村生活集體記憶,凝聚新的地方認同。

 

「無米樂故鄉」新時代

邁入21世紀,台灣農業面臨全球化挑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產品開放進口,對於已屬經濟弱勢的農村,形勢更加不利,此時「地方文化產業」又逐漸成為振興農村地區的重要策略與手段。近年來,菁寮也嘗試以「嫁妝文化節」、「稻草藝術節」等較大型的節慶活動來行銷地方產業特色。

此處之傳統農村聚落景觀保存相當完整,古厝、老街、教堂、礙米廠等建築與設施經常成為電影、電視劇拍片取景的對象,迄今至少超過30部以上的影片在此取景。2004年由公共電視籌拍、發行,探討台灣農村面臨WTO衝擊的紀錄片《無米樂》上映後一路竄紅,紀錄片背景一菁寮,跟著紅了起來;2006年主角崑濱伯榮獲「全國冠軍米」頭銜後,更使菁寮成為遊客最愛造訪的農村。

 

展望農村新未来

《無米樂》效應除帶動地方旅遊產業,亦吸引在都市的菁寮子弟陸續返鄉投入營造工作,除了導覽解說服務及搭牛車、吃割稻飯等體驗活動外,社區居民還「舊瓶裝新酒」,以創意與巧思將傳統的茄芷袋、打包袋及藺草編織技藝,融入時代感,成為深受遊客喜愛的社區工藝品。

《無米樂》出現以前,菁寮猶只是廣大嘉南平原上眾多傳統農村聚落的其中之一,紀錄片讓它在沉寂許久後重新登上舞台,但這股傳奇光環能持續多久則無人能料。聚落是否能因此蛻變,仍需回歸基本面來深思:「卸下《無米樂》光環後,農村的魅力在哪?如何持續吸引遊客造訪?...

老聚落,新創意,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街道兩側的老店家,轉型成「手作創意市集」;或古早嫁妝街再現,以文化創意產業方式經營出客製化別緻婚禮;又如修復老建築群,成為拍片的重鎮;或是持續鴨間稻有機稻作,形塑富麗新農村體驗樂園;抑或是發揚「販仔間」與驛站文化,成為時髦單車客在懷舊古官道上停駐的美麗驛站...等等。菁寮擁有豐富且寶貴的有形、 無形文化資產,聚落的下一個黃金盛世,實有賴所有居民共同來創造! 

⓪資料來源:台南縣政府,《菁彩重現:無米樂故鄉的故事》(台南:台南縣政府,2009),頁23-3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